中心首页 科室介绍 医师团队 健康教育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滕州市妇幼保健院 - 围产医学中心 - 儿童保健部 - 健康教育
 
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程序和方法(下)
发布者: 来自: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 发布时间:2014/8/2 9:00:22

 3.训练下肢持重及髋关节屈伸运动 用扶持蹦蹦跳、扶站、靠站等锻练下肢持重。不能持重的用立板捆站协助站立;经过一段捆站训练后,用玩具引导弯腰取物,训练髋关节屈伸运动。坐起训练锻练髋、膝关节屈伸,下肢持重,2立位转换。完成不好可用坐起椅协助。

4.蹲起训练 蹲起姿势异常或完成不好,应予扶持,1 人扶双臂协助做蹲下、起来动作,另两人坐于垫上用双足、双手扶持固定踝、膝关节在正确位置上运动。扶迈步足跟不着地时,加平地斜坡板扶蹲足前后重心转换。

5.训练体位转换 引导扶持由卧坐位向半跪位2立位转换。

6.训练手指运动 引导扶持拇指食指捏小物。

7.训练口腔运动 面对面示范发音及咀嚼,用手帮助下颌活动,按揉咀嚼肌及相关穴位或用手指做口腔内按摩,利用“磨牙饼干”等促进咀嚼、吞咽、发音等。咀嚼训练不仅有助于牙齿及齿槽骨发育、有助营养改善,也给正确发音打下基础。

8.感统训练中球上运动增加 ①扶坐颠弹并左右倾倒,引导坐位倾倒时的双手向侧后的保护性支撑②侧卧颠弹大球时,一手扶骨盆,一手扶肩,交替做肩、骨盆向相反方向的牵拉,左右侧卧交替,锻炼体轴回转③扶持小儿蹲于球面,颠弹大球同时做从足跟到足掌的重心转换,促进正确的迈步时足跟先着地的正确动作。

  1012月高危儿早期干预程序和方法

1.训练独立站立、扶走/独走,手眼协调伸手抓物  方法:扶站、靠站、保护下独站;牵手走、扶平行杆走、保护下独走。不能独站、扶走或扶走姿势异常的,继续上述训练,并加捆站跨步站、捆站踢物等。进行上述训练时,有足内外翻的用适宜楔形板矫正,有尖足的楔形板垫于前脚掌;有膝反张的捆站时膝后加垫;坐起椅训练起立时膝内弓的膝间加垫。立位训练必须在矫正异常姿势的基础上,立位训练与矫正同时进行不仅可增强肌力和骨关节稳定性,也有助于姿势异常的纠正。

2.感统训练中球上运动增加 ①背靠球枕颈贴球站立,缓慢撤动球并用语言引导头前倾立直②面朝球站立扶立,双手扶球,向前滚球引导手前伸扶球的保护性反射。

  1岁以后高危儿早期干预程序和方法

  除为达主要目标继续上述训练外,针对主要障碍增加有效措施。特别是小儿愿意接受,能达到目标,融游戏及训练为一体的项目。

1.训练行走运动 对扶走迈步意识差的加行走模式,即孩子面朝前站于操持者足面,带动其迈步,逐过渡到踢动其足底迈步。大运动中主要进行立位持重及行走训练。

2.日常生活中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正确的协助,姿势、动作异常的及时纠正,生活能力的培养等。

  训练频次

  上述项目除已注明量的,一般以每项每日2,每次510 min 者居多;本阶段目标中完成较差的占时多一些。已有明显临床异常或已诊断为脑瘫的要遵循强化训练的原则,对量的要求是每天除睡眠、进食外均在训练,食后及每个项目结束应有短暂休息,但每日觉醒时休息时间不大于训练时间。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最佳量是4个月每日训练35 h个月~岁每日6 h (含两个项目间短暂休息) ,每日训练主动运动或向主动运动过渡的助力运动所占时间应大于被动运动时间。根据健康状况可略增减运动量,量过小不能达到理想目标,过大可影响情绪、易生病、影响进食睡眠,甚至出现过用(overuse) 综合征,不仅全身疲劳,还可有局部肌肉、关节损伤,如膝手爬过多可造成腕关节变形。强化训练达到预期目标后,还应有维持成果的继续训练,训练内容及量视维持状况而定。

  及时发现肌张力、姿势、反射异常,尽早用按摩、牵拉等纠正肌张力增高、姿势异常,减轻反射异常。对已显示某组肌肉有痉挛倾向的,要对痉挛肌群轻缓按摩、对拮抗肌群用较大力度按压或用点穴等方法刺激。近年研究显示痉挛型脑瘫拮抗肌是主要瘫痪肌,痉挛为失衡释放。如手握拳发紧的要每天数次扣击手背和前臂,足背屈快慢角差>10o 的要每天数次点压足三里穴。

 
Copyright © 2014 滕州市妇幼保健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tzfybjb@163.com 健康热线:0632-5514870 传真:0632-5594338 鲁ICP备14019354号-1 医院地址:滕州市龙泉路3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