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教育 >> 合理用药  
 
隐形杀手—输液微粒
发布者:刘传夫 来自: 发布时间:2016/3/31 14:31:22

当前,静脉输液是我国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 但输液又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液体中的微粒造成的危害,至今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人们常用“隐形杀手”来形容输液中的微粒一点也不为过。

 输液的不良反应除了可引起热原反应及过敏反应外,人们还发现在液体中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非代谢的颗粒杂质称为微粒,其直径一般为1—15um,如果直径大于70μm的粒子,一般称做尘粒。微粒的成分及形态是多种多样,可以是固体、液体、半固体的,也可以是气体性微粒,微粒不仅是由输液药品引入人体,而且在正常的机体中也不断产生微粒,如面部皮肤可因汗腺,皮脂腺受阻形成栓塞性粒子,可引起发炎反应,如痤疮等。另外,红血球或白血球的凝聚产生了栓子微粒是微循环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可形成血栓性脉管炎、脑血栓等,而血管中脂性微粒,可阻塞微循环的通路,严重时可因脂粒过多而凝聚。

我国2015年的药典规定,溶液型注射液应澄清,除另有规定外,混悬型注射液中药物粒径应控制在15μm以下,含15~20μm(间有个别20~50μm)者,不应超过10%,若有可见沉淀,振摇时应容易分散均匀。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中90%的乳滴粒径应在1μm以下,不得有大于5μm的乳滴。除另有规定外,静脉输液应尽可能与血液等渗。  
    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 μm,而那些直径在50 μm以下的微粒进入血管,它不像细菌、热原立即产生明显反应,微粒污染的潜在危害对人体的危害却很大。

就目前认识输液微粒对人体的影响大致有以下几种:

1、造成血管栓塞  较大不溶性微粒可直接使毛细血管栓塞,引起局部堵塞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

2、诱发静脉炎  微粒在体内可随血液进行循环,使血管壁受刺激而损伤,从而让血管壁变得粗糙不光滑,引起血小板的粘附,形成静脉炎。

3、形成肉芽肿  微粒随血液流动可到达肺、脑、肾等脏器组织内,在吞噬细胞的作用下以及红细胞聚在微粒周围使其体积增大,而造成肉芽肿。从而形成肺、脑、肾等脏器的毛细血管堵塞,造成循环障碍,使组织梗塞。

4、引发输液反应  大量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后,有些异物可起抗原作用,诱发炎症反应,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等输液反应,称为热原样反应。

输液中的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必须了解其来源及其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微粒的产生。
    微粒污染的来源  

1、输液器具、注射器具  在生产过程中常带入微粒.这些微粒有的是塑料器具中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有的是因生产环境组装过程中带入的微粒。

2、空气环境的污染  在配制药物、加药和输液过程中室内空气净化程度直接影响输液中微粒的数量。

 3、安瓿锯割与微粒引入  1只安瓿,砂轮锯剖后用手掰开切割口时带有玻璃微粒300~3000个.如果用酒精或碘伏棉签擦拭后再掰开,微粒污染减少1/4,加药针头穿刺胶塞时也可把微粒引入输液中。
     防止与消除微粒的措施   

1、生产单位应改善生产空间环境,如装置层流空气系统,以防止空气中悬浮尘粒、微尘污染。

2、生产单位应重视瓶塞质量问题,选择优良器材和合理的生产设备,以保持生产设备中减少污染微粒的产生。

3、临床上应用终端滤器,是除去药液异物微粒的一个有效方法。

4、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加强静脉输液室内空气净化,以及应避免针头反复穿刺瓶塞,提倡"易折"型安瓿,"非易折"型安瓿应锯割安瓿1/4周为宜,并及时擦拭消毒,用手掰开,抽吸安瓿内药液要用针头抽吸,向输液瓶内加药或注射时,将针管垂直静止片刻,因大于50μm以上的微粒沉淀较快,待其沉淀在针管内后再缓缓注入,以减少污染,尽量减少液体瓶的摇动,这样会使瓶内的较大微粒平稳的沉积于瓶口周围,减少微粒进入人体。
     目前输液微粒还难以完全避免,所以认识其危害,医生应严格掌握输液指征,切忌把输液当成唯一的治疗手段,护理人员应严格输液操作规程,医生不但要治疗已患疾病,还要考虑到治疗后引起的副作用,换句话说要考虑的治疗后病人的长远。

我国目前医院疾病的统计报表,只统计疾病出院治愈率,还缺乏远期随访观察病情的统计,这种只管眼前忽视病人长远健康的统计数字,是片面的,而无力遏止乱输液的医疗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危险的医疗善良!!

 


 
 

Copyright © 2014 滕州市妇幼保健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滕州信息港
投稿邮箱:tzfybjb@163.com 健康热线:0632-5514870 传真:0632-5594338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鲁ICP备14019354号-1 地址:滕州市龙泉路396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514870 邮箱:tzfybjb@163.com